这次我主要是沿着《明朝.万历年青阳县志》地图上标明的青阳东路驿站:石岭铺――杨梅桥——百梁亭——读山铺——读山——小路口——木瓜铺,来寻找;宋朝名臣范仲淹幼年生长地及其读书的“读山铺”、“读山”所在地。
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尽量沿旧时的古桥、石板路、小山冲来行走,来还原当时地形地貌、沿途的风景。一路下来,我在这些残存的建筑物中,依稀觉察出古人的智慧、情怀和社会变迁的岁月旅痕。
一、滕家冲
是我们今天走访的第一站。北宋散文大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文中提及的滕子京,他第二故乡,就在滕家冲。当时,滕子京被贬至池州任“蛐轱”(酒监)达九年之久。但他在池州这九年间,与九华山结下了“爱彼九华”的生死之缘。在这里建书堂,将家中所藏数万册书,并将父亲、家族子弟悉数搬迁至滕家冲,供子弟瞻仰凭吊,学习住居。这样,滕家冲就变成滕子京及其家族的第二故乡。当我来到位于新河镇的杨梅村,过金龟原,沿一条横排山路折进两山夹峙的一条山冲,这山冲不长,约两里地的路程,初始两旁山势低缓,越往里走山势渐高,至山脚处,只见数峰并峙拱立,形成天然太师椅状的靠背扶手形,村口有一水塘,有数百亩旱涝保收的良田。山不太高,却俊秀,林木茂盛。深秋时节,红叶烂漫,色彩斑斓。出村口即是金龟原和繁华的驿道,进村口可安享山中之宁静。从风水上来讲:前有罩,后有靠,左青龙,右白虎,山有七种色。是一处金龟朝北斗的风水格局。至此,我方理解滕子京,这位游历天下名山大川的饱学之士,为何将滕家冲,作为滕家永久的住居地,并将这里作为他的终老之所。我耳畔仿佛响起滕子京与范仲淹笑道:“常谓池之九华,上凌紫霄,下盘洪流,千岩白云,万壑清风,草木多灵,民人一熙,书契已降,不知干戈,居者得其寿,藏者得其朽;乃叹曰:‘是可隐志焉,是可宅先焉’。”
二、杨梅桥,范迎桥
出金龟原,过安山村民组,约里许,这里就是东路古驿道之必经之路,其它路段虽经岁月淘洗而不可考,然此桥犹存。
杨梅桥,单孔石桥,长约丈余,宽约1.5米,桥立村口,古藤横生漫逸其上,垂挂若珠帘,桥下自上游河水,长流不息,清澈可鉴。前路漫漫,皆由此桥延伸,绕过一山嘴,来到几户人家的村落,问及说是新近搬迁来的村庄,但村庄却在古驿道旁,村后有一座被葛藤,竹丛,杂草掩盖的单孔石桥,名:“范迎桥”又说是“范殷桥”。桥体因被藤蔓,丝竹所蔽,无法辨认,但沿着古道蓬勃生长的杂草、丝竹,却延伸出路的形状来。
过“范迎桥”前面是一片稻谷金*的田野,几百米处是一座突出的山嘴,村老支书说:“这里即是十里铺房屋旧址。”在我的印象里,原以为“十里铺”或“读山铺”是整个的村庄和铺面街道的地名,然而,当我查询青阳明清县志铺舍,方知晓;“青阳境内,共有十九铺,每铺厅三间,邮亭一座,皂隸房三间,厨房三间,门庭三间,四周有垣,俱万历二十一年知县蔡立身重修。”查询万历县志铺舍序列,“十里铺”正是“读书铺”所在地,离县城二十里。现在这里却是田间地头的荒丘,一片丛生的树木旺盛地生长,离村口也近百余米,我问:“为何现在无人住居了?”老支书说:“这里阴气太重!”原有几户人家也相继搬离,这里已是丝竹藤蔓横生,几座孤坟掩映其中。
“读山铺”,这个有着厚重人文历史的铺舍,在漫长的古道上,马蹄声催,迎来送往,是羁旅行走之人心中休憩和给养的驿站,如今,却被岁月的烟尘所覆盖。“读山铺”多好听的名字。在我的耳边仿佛响起: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三、百梁亭,江梅桥
转过“读山铺”山嘴,山阴处即现一片平旷的荷塘,荷塘里折茎败叶的残荷,形销骨立地规划着不规则的线条,荷塘后面是一片茂盛的阔叶林。听老支书说:“这里即是百梁亭村庄的花园口,是旧时大户人家的后花园。”前面一片粉墙黛瓦,足有近百户人家的村落映入眼帘,百梁亭村。古驿道上一个繁华的村落。据老支书说;小时候这里有成排的商铺,肉案、面坊、客栈,当时驿道上行人络绎不绝,下江一带的香客,摩肩接踵,连绵不绝,村内客商云集,有房梁大屋一百多家,故称:百梁亭。如此大的村落,为何称谓“亭”呢?后查阅县志得知,古道上“十里一铺,五里一亭”。我想此地恰是“铺”与“亭”重叠的地方吧?
百梁亭村口有一条小河,这条河也属于东山河流域,清清的河水依然汩汩地流淌,河上有一条古老的单孔石桥,这桥名:“江梅桥”。后对照万历县志查阅,有“梅塘河桥”的记载,但无江梅桥,亦无东山河,问当地老人说:“七十年代修东山水库后,更名为:东山河。”但这之前叫什么名字呢?是不是叫就:梅塘河呢?我无法核对。
后查对梅塘河桥和江梅桥的地理、方位,朝代均符合,县志载曰:县东南二十里,邑民王致佑建。世事沧桑,物竟横流。朝代的更替曾令多少江山更改了容颜,何况一座桥的名称。
这江梅桥,却是一座年代久远的石桥,桥头的古树有合包之围,粗大的枝干荫天蔽日,桥四周阴冷潮湿。桥下的石铺,苔癣遍布,桥体被衍生的滕蔓严密地包裹着,形成一条绿色的帷蔓,青绿色的水草,在河水中摇曳。桥头即是漫长的驿道,这驿道上的石板路,虽年久失修,大部地段的石头被人为搬走、被泥土覆盖,但裸露的石头,圆润,光滑,石块中间深深的沟槽,却显露出岁月的印痕和曾经的沧桑。
站立桥头,我不禁想起:“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来。
四、读山及“读山、秀岩”二洞
明万历县志上是这样描述的:“读山,在青阳东二十里,有洞如垂铎,石皆青黛色,宋范仲淹读书于此,故名。”“读山洞在县城东二十里,石青如黛,形如垂铎,中有石莲花状。”“秀岩洞,在读山洞之上,顶如华盖,中有泉,味甚甘。”
我在写《范仲淹在长山》这篇文章时,一直想弄清楚“读山”的具体位置。明清两朝的县志上,是这样记载的:长山在县东二十里,范文正公幼鞠于朱氏,即此。《江南通志》载:“读山,在青阳东二十里,有洞如垂铎,石皆青黛色,宋范仲淹读书于此,故名。”《嘉庆一统志》载:“读山,在青阳县东二十里,宋范仲淹读书于此,上有读山,秀岩二洞,其北为长山。”《读史方舆纪要》载,“古长山,在县东南三十里,秀拔群山,范仲淹读书其中,更名:读山。”看各朝代,各地方志上,均有很多关于长山和读山的记载,如此看来不会有假。但我当时,还以为它们是一个地方,或者说:“长山”是一个地名,而“读山”就在村庄外围的一座山,它们之间的距离应该很近的。于是,和当地向导就在长山附近寻找,问询,其结果是一无所获。这可难住我了,成了我心头难解之谜。一个偶然机会,我在翻看《清.光绪辛卯版,青阳县志》图二页时,上面标明,青阳县东路驿站;出青阳县城至双牌岭,即分成二条线路,一条线路是:过杨梅桥——读山铺——凤仪铺——木瓜铺——*狮铺——金山铺——至南陵地界。而另一条在双牌岭向东北,倪田铺——曹祠——徐祠,长山门——查河浦——丁家桥——甘祠——其东是南陵界山,其北翻郭岭至铜陵地界。这很清晰地标明了读山铺在县城东二十里;长山在青阳县城东北方二十里,虽然它们离县城同为二十里,但不在一个方向,也不属于一条线路。后来国道在二条驿道间直接联通了青阳——新河——木镇——乔木——南陵的线路,这样东和北二条老驿道、驿站,被舍弃,进而,使用过数千年的古驿道、驿站也被舍弃,被弃之荒野。既然,确定了读山铺与长山不在一个地方,并且有四、五里地的路程。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确定“读山铺”和“读山”就同属于一个地方呢?当然,我们也不能肯定,但同样也不能否定。只有借助历代地方志和现在的地形地貌来比对,解释心中疑惑。历经千年地名的消失,是正常不过的事,然而,“读山”“秀岩”这天然形成的石洞,是不会凭空消失和更改地址的,虽然,名称可以更改,但原地貌在那原始生产力低下的农耕时代,那在“县城东二十里,石青如黛,形如垂铎,中有莲花状”的读山洞,和“读山洞之上,顶如华盖,中有泉,味甚甘。”的秀岩洞,万万不会挪移位置的。
我遍历青阳县境内,离县东二十里,书中所说的“读山”“秀岩”二洞,其山川地貌,除读书铺一里路的白云洞以外,再也未发现同时符合这几个条件的地方。我去现场勘察采访“读山”和“读山洞”,现在已被当地人称为:“白云洞”。洞大厅高约十米,面积呈不规则状,约三十平米,深不可测,洞内石钟乳,垂挂如铎,莫可名状,中有莲花座状石钟乳,上立观音菩萨像。接下来我沿着“白云洞”左侧拾级而上,约50米,一洞口映入眼目,初见洞口窄小,呈下垂式,下行约五六级石阶,见一圆形天然水池置于石乳之下,有泉水叮咚之声,此洞石钟乳形状各异,如华盖、如倒悬之假山,形态万千,甚为壮观。通观此二洞形状,如明清二县志描述均一致。可以肯定:现在位于新河舟桥村境内的观音山的“白云洞”,就是范仲淹读书处的“读山洞”,它之上50余米处的“小观音洞”就是“秀岩洞”。而观音山即是“读山”。此山由白云石、方解石构成,呈青黛色,山势峥嵘,怪石嶙峋,林木茂盛,秀拔群山。写到这里,我脑海中出现了;范仲淹生长地长山——读书处读山——读书铺——滕子京墓——滕家冲。我们的先人在这条近十公里长的驿道上,给我们打造出一个如此厚重的人文地理和文化长廊,真是天赐良缘。范滕二人,他们居江湖之远,却心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中国的漫长的历史上,书写出如此灿烂的文化,他们视青阳“同为乡里,当荐诸朝”的友谊和人文情怀,这才是我们走这条路时,所要珍惜和需要去打造、发挥和汲取的精神食粮。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