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小规模学校焕发生机与活力
本刊特约评论员?唐*
近几年来,武冈市高度重视农村学校建设与发展,尤其加大对小规模学校的扶持力度,使全市73所小规模学校由“小而弱”变为“小而优”。
武冈市小规模学校之所以能呈现生机盎然的局面,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有效探索。
着力打造“乡村标准校园”,给师生舒适的教学环境。小规模学校虽小,但发挥的作用很大。为进一步打通教育惠民“最后一公里”,武冈市“四大家”聚焦“小规模学校”,通过统一规划设计,按照“实用、够用、安全、节俭”和“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全面实施乡村学校“薄改工程”。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建设资金约1.1亿元,73所小规模学校全部建成标准化校园,各班级全部配齐教育教学设备。学校硬件设施全面改善,村民的观念也随之改变,纷纷选择让孩子就近入学。比如,之前只有5名学生的凉山小学选址重建后,如今已有在校学生名。更为重要的是,乡村标准化校园的建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为实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供了条件保障。
着力打造“乡村温馨校园”,让教师能安心、幸福从教。近几年来,武冈市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赋予小规模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办学主体地位,让办学活力得到释放;全面实施教师本土化,有利于留住师资;校长等多为本校提拔,加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等,给教师更多的发展空间。另外,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策,并且在评优晋级、绩效分配等方面,向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倾斜。新建公租房、周转房余套,全面改善乡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同时,通过媒体大力宣传教学点优秀教师,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比如,去年制作并发布的公益宣传片《致敬,乡村教师》,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好的反响。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增强了每一位乡村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坚定了他们从教的决心和信心。
着力打造“乡村优质校园”,促进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武冈市以乡镇中心学校为单位,将乡村小规模学校就近划归完全小学以上的学校进行统一管理,所有师资力量全部按标准配备到位。近三年,全市通过社会招聘、特岗计划等方式,补充余名教师到乡村小规模学校任教。建立定期到所辖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交流支教、走教制度,确保音体美等课程正常开设。同时,每年安排近45万元专项经费,开展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全员关怀培训、校本培训、送教下乡、专家讲座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行“乡镇中心学校—完全小学—乡村小规模学校”三级评价模式,推动完全小学与所辖乡村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同时,引导教师因地制宜,自创“乡村阅读课程”“咏春拳课间操”等特色课程,开展“与机器人对话”“元旦剪纸大赛”等有趣的活动,不光展示了教师们的教育智慧,更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几年来,全市吸引余名农村学生回流,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我们将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积极创新育人模式,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让小规模学校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让农村孩子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作者系武冈市教育局*委书记、局长)
激活“神经末梢”
——武冈市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纪实
乡村小规模学校是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硬件、师资、管理、生源等均很薄弱,在一些地方,每年都有乡村小规模学校消失。
但记者走进武冈市,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73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如同散落于大地的满天星,闪闪发亮。办学条件,比起城区学校毫不逊色;师资队伍,清一色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教学质量,与大校相比同样有竞争力。尤其是各小规模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师生展现出的活力,让记者印象深刻。
年以来,武冈在完成乡镇学校薄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打通教育惠民“最后一公里”,累计投入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资金约1.1亿元,73所小规模学校全部建成标准化校园。同时,补充余名优秀教师到乡村小规模学校,并创新小规模学校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赋予小规模学校较大办学自主权。
该市乡村小规模学校享受了改革的红利,呈现生机盎然的状态,吸引余名农村学生回流,缓解了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难,昔日的痛点成了亮点。
合理地建
“教学质量高,离家又近,村小棒棒哒!”在武冈市邓元泰镇华塘小学,一位学生家长高兴地对记者说。
华塘小学是一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年以前,由于教学环境差、师资力量弱,学校生源流失,仅剩20余名学生。年,乘着武冈全面推进乡村薄弱学校改革的春风,该校建成“乡村标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吸引大批学生回流,目前在校学生已有52人。
年,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改变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落后面貌,武冈在完成乡镇学校薄改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乡村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全面建设“乡村标准学校”。
和以往不同,此轮“新薄改”完全由市委市*府牵头。武冈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顾问,市长为指挥长的建设指挥部,建立教育、发改、财*、国土、建设等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定期通报进度、研究解决问题。同时,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对“新薄改”项目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与回复。还有市*协组织调研组15人,深入各乡镇、街道“新薄改”项目学校,开展监督性调研,出具专题报告。
“四大家”聚焦“小规模学校”,武冈为何如此重视?
“小规模学校虽小,但是发挥的作用很大。”武冈市教育局局长唐*说,小规模学校不仅在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中起到了兜底教育公平的重要作用,更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民生工程。补齐短板,加大力度办好小规模学校,也是打通义务教育向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尊重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唐*告诉记者,多年来,一些小规模学校“小而差,小而弱”,成了武冈的教育痛点。但是,武冈没有大规模地对小规模学校进行撤并,而是通过统一规划布局,按照“实用、够用、安全、节俭”和“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学位不足建学校,硬件不行强硬件,功能不齐补功能,场地不够增场地,软件不强提软件”的改造要求,实施新一轮薄弱学校改造,全市73所小规模学校全部完成标准化学校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据统计,年以来,武冈累计投入小规模学校建设资金1.1亿元。其中包括新建和改扩建教学楼、学生食堂和厕所等共栋,新建篮球场45个,新增校园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教学楼、学生食堂等约10万平方米,配足配齐图书、仪器、体音美器材等教育教学设备。
记者来到稠树塘镇凉山小学,正是课间操时段。一位年轻女教师,伴随着《你笑起来真好看》的节奏,带着多名学生翩翩起舞。
凉山小学是一所覆盖3个村的村片小。几年前,这所学校还只有5名学生,濒临倒闭。年,武冈在这3个村的中心位置,选址重建凉山小学。稠树塘镇中心学校校长朱诗伟始终记得,在筹建凉山小学期间,从市委市*府到市教育局、乡镇*委*府,相关负责人经常下到学校查看。
△凉山小学的英语课堂
年9月,凉山小学新校开学,一共招收了4个年级,76名学生。一年之后,村民对学校非常满意,又强烈要求增加5-6年级。目前,凉山小学6个年级均已开班,在校学生名。像凉山小学这样,通过新建、改建“长大”的学校,在武冈不少。
年,青年教师姜怀明从广东省韶关市的培训机构回到武冈农村教书。“教学楼宽敞、教学设备齐全、老师也有宿舍可住,一点也不比城市差。”姜怀明的感受,正是武冈建设小规模学校的目标——城市有的,农村也要跟上。
虽说教育投入怎么都不为过,但武冈在小规模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常常透露出“斤斤计较”,而非过度投入。
该市薄改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薄改计划是由薄改办统一制订的,但仍会征求当地*府的建议。如果意见悬殊,薄改办会进行实地考察。事实上,被薄改办“驳回”的意见,就不少于10个。
以双牌镇的米山小学为例。当时学校对照示范性学校的要求,提出了修改意见。按此意见,学校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还需征地2亩,才能满足4个班、每班50人的生均活动面积。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这个标准是不合理的。”市薄改办理由很客观,该校离镇上中心学校不到4公里,生源范围内只有20-30人。虽不能拆,但只需按适用、够用的标准,建好教学楼、翻修厕所、平整水泥操场、修好大门和围墙即可。
“新薄改”之下,既有统一的指挥棒,也要按照实际情况做到“一校一策”。为的就是符合“缺什么、补什么”“实用、够用、安全、节俭”的原则。事实上,此番薄改,单所学校最高花费约万元,最低花费不过50万元。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村民们也许说不出什么道理。但“所所有变化,村中最美是学校”的变化,他们看在眼里。
刘佩南是湾头桥镇铜湾村的村民。当年铜湾小学因教学质量太差,中心校校长拿着成绩单向村民征求是否撤掉教学点时,刘佩南和村民们都点了头。
年,铜湾小学重建。20世纪70年代的老旧平房,变成了两层教学楼;泥巴地上,修建起风雨连廊;每间教室都装上了M以上的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如今,刘佩南的孙子就读于新建的铜湾小学。因为家就在学校旁边,她主动当起“守门人”,不让外人随意进出学校。“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好学校。”刘佩南满意地说。
科学地办
在武冈,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学校师生活力足。学生不仅留得住,还吸引余名农村学生回流。
“为什么?因为老师年轻,孩子们喜欢。”不少村民说。
但是,记者在武冈采访时发现能留住学生,除了教师普遍年轻,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那就是,武冈通过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小规模学校办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在办学机制上,武冈充分赋予50人以上小规模学校办学自主权,由中心学校直管,落实小规模学校办学主体地位,财务虽然由大校代管,但是财务自主,办学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在质量保障上,教研教学普遍实行“大校+小校”托管模式,大校以帮扶、结对等多种形式,帮助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确保小规模学校教学不落后;
在教师补充上,全面实施教师本土化,实施“N+1”模式配备教师,也就是按“班级数+1”配备教师,目前该市余名小规模学校教师,本土籍教师达到90%以上,感情深、情怀足、留得住;
在教师成长上,小规模学校教师发展有空间,校长等多为本校提拔,给了年轻教师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同时,在评先评优和经济待遇上,均向小规模学校倾斜,教师内生动力足。
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大大改变了小规模学校发展的“软环境”。
△坪江小学的课堂充满活力
司马冲镇坪江小学现有6名教师,53个学生。年出生的校长胡瑾告诉记者,学校在办学、财务等方面有较大自主权,学校校园文化,都是几位老师自主设计的,活动也都由学校组织,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充满活力。
胡瑾举了一个例子。一次期末考试,几个孩子来到老师身边,悄悄地问:“如果期末考试考得好,能带我们去城里玩吗?”胡瑾与几位老师相视一笑,在与家长沟通好之后,他们带着孩子进行了一次“远方”的旅行。
兴奋、激动、大声呼喊,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看到城市的夜景。“如果没有自主权,这样的旅行,就很难成行。”老师们说。
而在专业成长方面,由于学校新建才几年,6位年轻教师,得到了托管大校司马冲镇九年制学校的很多指导,让学校很快走上正轨。几位教师成长快,而且教学质量较高。
对于很多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普遍存在的教师下不去、留不住问题,武冈实施教师本土化计划以来,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唐*介绍,近年来,武冈市教育局在招聘教师时,特别注重本土化人才培养。一是加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从本地优秀毕业生中选拔教师;二是在招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本地人;三是尽量安排本土教师在出生地的乡镇或邻近乡镇上班。
“相对外地教师来说,本土教师更愿意扎根下来。”唐*说,近年来,武冈教师人才本土化效应显著,他们带着对家乡孩子的爱,秉持回报家乡、奉献家乡的理念,把事业扎根在乡村,把家庭建设在乡村,涌现了一大批热爱家乡、扎根乡村教育的优秀教师。
从武冈市区往东南方向驱车数十公里,记者来到武冈市偏远教学点——大甸镇栗山学校,海拔多米的高山深窝里,回荡着琅琅读书声。
9年,这里只有7名学生。6位年轻教师,改变了这所学校面貌。年8月31日,欧琴、赵江楠、钟时秀、廖武洲等本土年轻教师相继扎根于此,她们每天一同进教学楼、一同吃饭、一同家访、一同探讨教案。
50岁的校长邓建*把她们比喻成“6朵金花”,高兴地说,6位女教师都是本科生,她们互相听课、评课、写教学反思,她们的课堂深受学生喜爱。村小的学生基础弱,她们就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免费辅导。慢慢地,学生的学习习惯变好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该校学生现在增加到40多人。
实行自主管理也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唐*告诉记者,在武冈,对小规模学校的管理,总体上来说采取的是“一校一策”,人数在50人以下的教学点、村小,仍然是属于大校的“派出机构”,目的是让每一所学校都办好,保证每一所学校的质量。
湾头镇山青小学只有20多名学生,3位教师。对于这样的教学点,中心学校就实行了“兜底”,教师由中心学校管理,课程由中心学校安排,甚至中餐都由中心学校食堂派送。
记者采访了武冈市五六位中心学校校长,他们普遍反映,改革后,小规模学校反而是最让他们放心的。
大甸镇有6所小规模学校,其中人数最多的学校有多人,其他都在四五十人左右。“这6所学校是我最省心、最放心的。”大甸镇中心学校校长肖明锋说,小规模学校有小规模学校的优势,完全能实现“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
“自主放权,学校充满活力;教师劲头足、情怀深;学生人数少、好管理……”肖明锋一口气列出了多条理由,他感慨地说,现在几所小规模学校你追我赶,生机勃勃,出现了良性竞争的势头,教育教学质量,有的甚至比大校还好。
幸福地教
年轻教师,带来的不只是“年轻”。
“英语老师来了,英语老师来了!”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英语教育专业的李欢,至今记得第一次走进华塘小学三年级教室时,那些欢乐的声音。
“12双眼睛牢牢地抓住你,这种感觉让我很兴奋。”第一节课李欢教的是用英语打招呼,孩子们都很投入。第二天早上,当李欢准备进教室时,走廊上“Hello,MissLi”的声音此起彼伏。“这种让我感动的瞬间有很多,孩子的,家长的……他们围拢来,就把你的心留下了。”李欢说。
△栗山小学的孩子们正在阅读他们喜爱的书籍
稠树塘镇凉山小学的特岗教师王璐则说起一件小事——有一天她拉开讲台抽屉,里面有一个纸杯,杯子里装满鲜红的草莓,旁边是一张小纸条:“王老师,这是我特地摘给您的,请您认真地把它吃完。”
回想这样的场景,王璐一脸沉醉:“我们都有收到过这样的惊喜。清晨的讲台上,课间的办公桌上,突然出现的一个橘子、几颗板栗,有时候是一朵花,这都是孩子们用他们的方式在说‘我喜欢你’‘我需要你’。”
“在村小,我们也觉得很幸福。”这是多位教师的心里话。实际上,山村孩子一句话的改变、一个礼物的赠送,都在说明着,孩子们变化了,成长了。
孩子成长的背后,是年轻教师们带来的,乡村教育的现代化。
坪江小学的操场旁有一间大教室。教室内,摆满了书籍的书架、天文望远镜、电子琴、手风琴、人体模拟机等一应俱全,这是武冈市小规模学校的标配。教室外,一块大黑板上画满了孩子们的涂鸦之作,“心愿墙”上贴满了各色小纸片……
胡瑾说,这些“宝贝”能带着孩子们打开自己的心扉,去探寻书里的世界、夏夜的星空、人体的奥妙,感受艺术之美与表达之乐。
乡村阅读课程,则是学校语文教师张玲对“城乡孩子差距为什么那么大”思考后的行动。从一年级起,她就在班上开设图书角,学校出资、自己掏腰包、班上捐赠,第一批经过张玲精选的68本图书顺利上架,午休的前20分钟成了师生的共读时光。二年级起,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绘本;到三年级,学生阅读书中有趣的片段;而四年级,则开始念自己的作文。
不要以为阅读课程仅仅是书籍,地图、小视频、电影等形式都可以进入阅读课堂。孩子们特别喜欢在课间捣弄地球仪,看那些熟悉或者陌生的国度、城市;喜欢在课堂一起看《寻梦环游记》等电影,畅谈自己的梦想……
近年来,大力开发阅读课程是武冈小规模学校的规定动作。每个学校不管学生多少,都有阅读室或阅读角。与此同时,小规模学校与城市学校通过结对联谊、研学旅行等方式,也让山里的孩子与外面的世界逐渐同频共振。
因为城市化进程,高船小学原所在乡镇并入城区迎春亭街道,大部分学生搬去了城里读书。但学校离武冈市区尚有20余公里,少部分学生还是想就近入学,因此必须保留这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于是,19名1-4年级的孩子,跟着4位特岗教师,在这所小规模学校开启他们的特色校园生活。
4位教师都不是教育专业出身,专业的“跨界”,让他们在日常教学、课程开发上也有了跨界思维。
王晋亮从小习武,大课间的课间操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他便自创了“咏春拳课间操”;校长肖静在培训机构教过播音主持,便组建朗诵队,在《少年中国说》的朗诵里,还创意地加入了武术,当然,这是王晋亮的主意;唐郡学的是会计,精于成本与效率计算,提出“音、体、美、英”四科实行大班教学,19个孩子在一起,唱歌、打篮球、画画、学英语,不亦乐乎……
肖静说,她希望在课堂上把“跨界思维”运用到底。比如,学法律的,可以在语文或者道德与法治课上,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学金融的,可以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打开财商的启蒙之窗……
越来越多的特色课程亮相课堂。迎春亭中心学校校长唐建歧说:“这些课程是对乡村的回归,有了泥土气息,也有了现代气质。这样,教育才完美。”
随着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建设,越来越多村庄的上空书声琅琅,越来越多的村民聚集于此,进行各类教育文化活动。
大甸乡栗山园村有一个校史陈列馆,就在栗山学校内,里面记录了这座名人辈出的村子的历史与辉煌。它同时还是栗山学校的阅览室,课间与课后,同学们就三五成群地来到馆里看书。
“校史馆里讲的故事,都发生在从这片山水走出去的人身上,对学生来说有亲切感、有启迪性,对远离家乡的人来说,是一种文化的召唤。”驻村扶贫第一书记郭俊如是说。
华塘村的留守儿童之家设在华塘小学。每个月,学校教师兼中心辅导员都要设计各种别出心裁的活动,“与机器人对话”“神秘的冬天绘画活动”“合作阅读”“元旦剪纸大赛”等,不一而足。每次活动,都是村里留守儿童和家人的节日。
文坪镇的*泥小学,年争取到农村青少年宫项目,学校配备了科学实验、音乐、美术等6个功能教室。每到周末,周围4个村的学生就汇聚于此,一起学电子琴、舞蹈、篮球、书法、象棋、十字绣……
记者离开最后一个采访点铜湾小学时,已是暮色四合。回头看山脚的学校,灯光照亮了上空的夜。
唐*告诉我们,翻过铜湾的这座山,就是武冈机场,“每天,有很多飞机从这里起飞,去往外面的世界;每天,也有很多飞机,带着外面的世界,飞到这里。”
“这些乡村学校,就像飞机一样,联通了山里孩子与外面的世界,让孩子们得以与世界同步起飞。”唐*说。
记者?阳锡叶?张晓雅?陈敏华?
摄影?余欣泽?通讯员?潘露?张二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