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箱油,究竟能跑多远?
一年来,山东省科学院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孙长高和他的科学院同事们多次往返枣庄市,在这座因煤而兴却又面临能源枯竭的地级市里,他们一直在探讨和践行的问题是:“如果将地方的能源空间比作一箱油,按照过去的发展思路,不管用几箱油,只要跑得快就行;现在只有一箱油,既要跑快又要省油,如何将这一箱油跑的又快又远?”
9月3日,枣庄市市长张术平一行人走入山东省科学院大院,就如何以科技之力破解“煤尽城衰”命题与山东省区域创新体系的“火车头”——山东省科学院的专家学者们进行探讨。
这不是张术平第一次到这里。一年前,民营企业聚集,科研院所缺乏的枣庄市派出代表,前往省科学院“借智引力”——这年的初夏,枣庄市*府最终与省科学院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搭建起了合作平台。
一年间,从山东省科学院院级层面到各个研究所,从枣庄市*府到企业,各方进行了互动和合作;一年间,拥有1500年煤炭挖掘史的枣庄吐露新鲜的气象,从传统的数控机床,到新型的生物产业,各个产业发展的风生水起。
破解“煤尽城衰”命题,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合作?
如果煤炭挖完了,我们怎么办?
与山东省计算中心的合作,吕慧彬自言“开了眼”。
作为枣庄市主导产业之一机床产业的龙头企业——山东威达重工公司虽然是枣庄市机械工业龙头企业,乃至2011、2012连续两年被中国机床工具协会评为产品出口十佳企业,但作为董事长,她深知地级市的龙头与国内大腕企业的差距,“与国内领先企业比,特别是与西方先进制造国家比,在产品关键制造技术方面,我们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在短时期内赶上并超越的,它需要企业建立更高层次的人才和技术引进机制,建立更高层次的科技合作平台。”
人才和技术,是威达重工的发展突破点,也是枣庄市的发展命门。
“我们枣庄的煤矿挖几十年没有问题,但是将来怎么办?如果我们照现在的规模继续挖掘,50年以后挖没了怎么办?”枣庄市市委书记陈伟的这句话道出了枣庄转型的迫切性。
资源枯竭型城市火烧眉毛的转型考虑也是山东省科学院的思考。
作为山东区域创新体系的一支骨干力量,长期以来,这个院以科研之力聚焦于地方经济发展,破解枣庄的转型,自然早已纳入其视野。之前,这个院就与前者在煤化工、食品加工、锂电新能源、工业控制等技术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1元钱与78元钱:一块煤的产业链条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首先是结合自身优势的工业转型。
在枣庄,煤炭、建材两大行业对地方财*直接贡献率高达40%,如果加上相关产业,比例接近50%。枣庄市决策者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1块钱的煤用于发电可以变成2块钱,如果做成甲醇就可以变成4块,如果做成醋酸就可以变成8块,如果做成醋酸二纤维素就可以变成78块钱,随着产业链的拉长煤矿就可以变成金矿了。
“如果我们把煤从燃料变成原料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走出这么一条路子。”
从燃料到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对枣庄来说,科技转型的布道谈何容易?
山东省科学院生物所副所长刘可春的一个项目已经在枣庄落了地,在与枣庄企业家长期的合作中,他认为,枣庄转型,企业家的思维首先要转型。
长时间的煤矿开采,枣庄市的企业界群体中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煤老板,在这些人心目中,眼前的财路比长远的才路重要,科技甚至是虚无缥缈的,一位煤老板的话对他颇为刺激:“我挖一天煤一辆高级奔驰车的钱就赚出来了,需要科技做何?”
从市级到国家级的“一跃”:科技“包装”出4000万项目
吕慧彬也没有想到,科技如此神奇,居然将一个市级项目打造成国家级项目——这可是4000万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一年前,山东省科学院计算中心介入威达重工的研发,对缺乏高端研发人才和项目的后者来说,这无疑于“雪中送炭”,是企业撑杆跳跃的机会——事实正是如此,去年5月威达重工与山东省计算中心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书》。开展数控机床产业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关键工艺的实验研究等六七项课题的合作;一年后,双方合作的阶段性成果已通过了国家相关部委的评审,工信部组织的评审,以及科技部、发改委、财*部等三部门联合财务预算审核,2014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式加工中心批量配套国产数控系统应用工程”课题,争取国家资金4000万元。
对企业来说,这可是真正的“破天荒”。
民营企业研发,有着“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务实。威达重工与山东省科学院的成功合作,是院市合作中的典型案例。
一年来,院地双方开展技术对接交流活动8次,企业与专家自主对接200余次,100余专家参与活动。
山东省科学院的有关专家,围绕数控机床、锂电产业、太阳能利用、食品精深加工、现代生物技术等领域,多次到枣庄进行调研座谈和技术指导,为促进枣庄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科技为经济加油:一箱油也能跑出未来
将石榴加工成石榴汁,传统的工艺需要经过加热的过程,但加热势必破坏石榴汁的口味。正因为此,石榴汁饮料在市场上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枣庄市是传统的石榴产区,十万亩的石榴园甚至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携带着“低温杀菌工艺”,刘可春为合作伙伴豪利生物改进了生产线,生产的石榴汁不经过加热,直接生产健康、口味纯正的石榴汁,产品即将上市。与此同时,刘可春发现,石榴籽是治胃病的良药,石榴籽油还富含抗氧化因子,具有很强的清除人体自由基和延缓衰老的能力。能促进关节的适应性和皮肤的弹性,保护心血管。
利用石榴籽的上述特性,刘可春正在做的是石榴籽胶囊的研究——目的当然是在豪利转化。
重新打量枣庄,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
从传统的石榴汁到崭新的石榴汁,乃至石榴籽胶囊,其身价几倍、几十倍倍增。利用山东省科学院的科技人才、项目的打造、包装,枣庄市传统的产业已经焕发新芽,其数控机床、锂电产业、太阳能利用、食品、生物技术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一年时间尚短,山东省科学院先后带专家组围绕上述产业进行调研洽谈和技术指导。同时,枣庄企业到省科学院能源所、生物研究所等,围绕电解液、草酸生产、微生物农药、污水处理等技术,进行了技术对接。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80亿元,增长20%;工业技改投资完成200亿元,78个项目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累计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院士工作站8家、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
实践证明,科技为经济加油,枯树长出新芽,一箱油也能跑出能源枯竭型城市的未来。
原标题:一箱油,究竟能跑多远?
原文链接:
稿源:人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