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卢淑芬,年生,湖南永州人,旭宇光电(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经理(高级工程师),专研LED封装技术及工艺改良16年,工作期间作为核心研发人员多次参与深圳市技术攻关项目,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参与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ISO质量管理体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带领技术团队针对LED封装工艺的优化及改良,为产品质量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获国家级专利25项,其中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方法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LED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发明专利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从一名乡村小学女教师,到成为一名女工匠,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需要走多远的距离?
卢淑芬是旭宇光电(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旭宇光电”)工程经理。中专毕业后,卢淑芬留在家乡教书。一年后来深圳,与LED灯打上了第一次交道。
随后20年里,卢淑芬发明了“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方法”,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该技术解决了之前多芯集成产品可靠性低的问题,使该系列产品寿命提高近60%,为LED封装向集约化制造方向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起到示范作用。近三年来,旭宇光电利用该专利技术创造的集成多芯产品销售额约4亿,净利润约万。
一项发明为公司带来万净利润
近几年,LED照明得到快速的发展。与传统光源相比,LED照明具有寿命长、体积小、节能、高效、响应速度快、抗震、无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可以进入普通照明领域的“绿色照明光源”,LED大规模应用于普通照明是一个必然趋势。
其中,LED封装在整个LED产业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于封装而言,其关键技术在于如何在有限的成本范围内,尽可能多地提取芯片发出的光,同时降低封装热阻,提高可靠性。
在卢淑芬获得的25项授权专利中,有一项专利叫做“发光二极管(LED)的封装方法”,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此方法有效避免了生产过程中的流料不均和气泡产生,提高产品良率。近三年来,旭宇光电利用该专利技术创造的集成多芯产品销售额约4亿,净利润约万。
当时,客户提出这一需求时,行内还没有人能够做到。
“最难的是材料选配,精确测量数据。”从构想到成功,卢淑芬花了一年时间,其中材料选配就花了7个月,从支架的镀银层厚度、胶水的粘度、塑胶料材质等,前后共尝试了二十几款材料。
卢淑芬通过对温度等各方面调试,对支架灯进行构成方面的改良,使用三维建模对LED封装结构的出光效率进行设计,充分模拟了出光结构,通过该方式设计的LED出光结构,使出光效率提高了3.6%,结构强度提高了5.8%,成本也得以降低,产品营销等各方面也有提升。
今年2月底,旭宇光电还率先大批量生产使用UV光照点胶产品技术检验点胶出来的材料。“这个材料可以%保证检出气泡不良,及时让产线对正在线生产的产品进行调整,杜绝气泡不良流入下道工序,提升良率。”卢淑芬说,气泡太小,肉眼看不出来。但如果长期使用,温度过高,很容易把灯胶炸开,降低LED灯的使用寿命,“灯的质保是5年,如果气泡不良,灯有可能面临在几个月至1年内坏掉的风险。”
把已有的做到创新
把熟知的做到极致
小时候,卢淑芬没有想过,以后会和LED灯打交道,而且一打就是20年以上。中专时进修师范专业,毕业后,卢淑芬在湖南省双牌县尚仁里中心小学教书。
一年后,卢淑芬觉得不能一辈子待在农村,于是来到宝安成为一名做LED灯的普通员工。
年是卢淑芬人生转折点,她到了广州一家公司,面临工作重大选择。如果做回老本行,做品质主管或者生产主管,月薪是元。如果做技术员,就要从小技术员做起,月薪是元。
“我很羡慕会技术的人。”卢淑芬从一个小技术员做起。没有技术经验的她,下班后不回家,待在厂里做实验。别人做8个小时,她就要做10个小时。她还把实验数据记下来,主动找研发工程师,请教实验的准确性。
“如果公司给自己安排了再去做,那永远学不了东西,要自己主动做实验。”在广州的三年里,卢淑芬学了三年技术:买一些专业书,上行业论坛,私下报班学习CAD绘图。在旭宇光电,卢淑芬和其他同事一样,占有一个卡座,没有单独房间。但卢淑芬很少出现在座位上,在车间更容易看到她,因为她一天有6个小时在车间视察,和员工一起工作,她希望用实际行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年,卢淑芬买了10月1日的车票,打算回湖南老家。但9月29日,客户突然提出,要做产品破坏性实验,在-度情境下。卢淑芬和研发总监都退了车票。在厂里呆了4天,天天做试验,客户要求-度,卢淑芬做到了-度至-度。最终实验成功,旭宇光电也赢得了客户的尊重,该客户每月与旭宇光电有-万的业务合作。
从一名乡村小学老师,到成为宝安工匠,卢淑芬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己主动学习。
由于出口的产品,大多印着英文的专业术语,卢淑芬在年报考了北京语言大学英语专业。每周需要抽出2-3晚上课,周末也要抽出半天上课。卢淑芬说,未来还打算进修本科,学习光学知识。
在卢淑芬看来,现在是工业4.0时代,未来的LED封装行业必将迈向基于工业互联的智能制造时代,万物互联,迭代太快,自己不学习进步,就追不上新的技术。“我想像LED封装全球领导者日亚化学一样,孜孜不倦地对LED封装技术进行研究,把别人没有的做到创造,把别人已有的做到创新,把大家熟知的做到极致。”卢淑芬说。
卢淑芬介绍,旭宇光电力争年建成精准、高效、可靠的LED封装智能化生产线,助推行业迈向工业4.0。
致敬词:从一名乡村小学老师,到成为宝安工匠,她花了22年。22年自学技术,22年孜孜研究,卢淑芬告诉我们,“天下无易成之业,而亦无不成之业”。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宝安在行动
原标题:《“宝安工匠”卢淑芬:从乡村小学教师到宝安女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