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评选表彰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和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自年7月启动以来,经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大众评审、社会公示、标兵评审等环节,共产生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名,其中标兵10名,涵盖涉农创业、乡村治理、科技兴农、乡村社会实践等领域。
此次受到表彰的青年先锋中,有心怀“三农”志向的返乡创业大学生、有带领村民致富的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有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驻村第一书记、有用视频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自媒体人、有致力科技兴农的技术人员......他们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青春激情和奉献情怀。永州优秀青年周燕入围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名单。
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名单周燕的感人事迹
周燕女士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总体艺术工作室,年创办宁远县大元社艺术文化交流中心,致力于用艺术教育服务乡村孩子,和乡村留守儿童一起做乡土记录、研究、创作,试图用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等形式促进乡村文化振兴,重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多元融合。6年来,直接服务了留守儿童余名。
共青团中央、农业农村部号召广大青年以受到表彰的青年先锋为榜样,学习他们信念坚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视频摄制:今日永州作者:周艳放弃大城市生活年轻夫妻回到山村
年末,周燕第一次跟随丈夫回到他的家乡大元村。大元村全村有多人,其中多人在外打工,只有60多位老人和27名留守儿童守着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周燕看着孩子们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内心被狠狠地戳痛。“在极端缺乏爱与
村里的留守儿童基本都是跟爷爷奶奶过,他们和爷爷奶奶的关系非常微妙,老人只要让他们吃饱就行,很少交流沟通,很多孩子沉溺于电子产品,从不分担家务,这让周燕很痛心。
顶着长辈的不理解和反对声,这对年轻夫妻决定,放弃在北京工作的优厚待遇,做一些事情改变留守儿童的现状。年,他们拿出在大城市打拼积攒下的积蓄,自费投入余万元建起一栋两层高、面积平方米的楼房,配备了电脑、投影仪、天文望远镜、古琴、绘画等学习娱乐用品,成立了大元社留守儿童艺术文化交流中心,免费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学习和娱乐的空间。
“我能走出大山,就是因为获得了足够多的支持和爱。”周燕决心,要用爱的力量去改变更多留守儿童的命运。近五年坚守大山
打开留守儿童封闭的心
在大元社的门上,有一块木板,上面刻着几行字:大元社致力于环境保护,三农与扶贫,关爱老人妇女及儿童,公共艺术推广交流与文化素质教育。“我们并不是想让这些孩子都成为艺术家,而是让艺术给他们力量。”为了实现这样的愿景,周燕挨门挨户走访留守儿童的家,她面对的是一个个复杂的家庭背景、一颗颗因缺乏爱和引导而封闭的心。
15岁的秀秀三年前从广东回到宁远,从跟着爸爸打工的流动儿童变成了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留守儿童。三年前的她因为不适应和家庭成员的关系,性情暴戾,不停和弟弟妹妹打架,几乎每天都有人哭着向周燕告状。
“在繁丽的天空中/有一只马/马好像在喝茶/旁边有一颗星球是木星/那里非常美丽……”加入大元社那晚,秀秀第一次用天文望远镜看星星,写下了《空中飞行的马》。周燕发现秀秀对植物特别感兴趣,就让她把喜欢的叶子捡回来画成画,一个月后秀秀竟然画成了一幅十米长的画卷。后来,大元社的老师带着秀秀把作品带到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和其他城市孩子的作品同台展出。如今,秀秀变得开朗了,与弟弟妹妹的关系变得不再紧张,她还主动分担爷爷奶奶的家务活。一名女孩创作的《我的爷爷奶奶》手工作品。
村里还有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非常压抑的家庭,性格非常孤僻,甚至做出自残举动。“我们通过艺术治疗和艺术陪伴,让他释放出内心的压力。他其实艺术天赋很高,眼睛看到什么就能准确地画出来,形状和比例很准确。”在接触绘画后,这个孩子做出来许多作品,一天他忽然对周燕说:“以前没有遇到你们,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个人,就像活在一个盒子里面一样,我看不到阳光,觉得生活都是灰色的。阿姨你们来了之后,我就觉得我的世界有阳光了。”那一刻,周燕的眼泪掉了下来……大元村孩子们搭建展品
来大元社的孩子越来越多,周燕只好压缩自己的居住空间,为孩子们的活动腾地方。各种开支持续烧钱,大元社在开展到第三年时周燕感觉到压力最大,“我先生是做古琴的,会出售自己手斫的古琴来维持一些生计,有时候生活真的揭不开锅了,我也会去接一些设计的活儿来补贴家用。看到艺术让这些孩子发生变化,也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力量。”
更多奉献者加入
让爱的力量延续
在周燕夫妇的感召下,一批从中国美院、中央美院、浙江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毕业的艺术老师也来到大元村当老师、志愿者。
“我们每年都要引进国内外高等院校的师生入驻村庄,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师资力量,并利用周末、寒暑假等节假日,通过文化补习、艺术教育、生活辅导、户外活动等形式介入到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中,让他们在玩耍的同时接受艺术的熏陶。”周燕说,目前大元社固定的老师有10位,每年还会有约40位志愿者来到这里支援。湖南警察学院的志愿者到大元村和孩子们互动
年,大元社艺术文化交流中心在民政局成功注册为公益机构,村里免费提供给大元社一个空间——大元村知青农场。近两年来,当地民政部门每年给予大元社十万元资金支持,一些社会力量也加入支援。大元社开始活化村里的一些传统的建筑,布置了公共大食堂、古琴空间等,并在今年月启动搭建大元社露天剧场。未来在这个半弧形的剧场,孩子们可以表演古琴、吉他、戏剧,举办自己的艺术节。孩子们排练艺术节开幕式节目周燕说:“当年,我们选择回归乡村深耕文化与服务,从最初的挫败、迷茫到如今的脚步稳健,凝聚起了一批一流的国际国内学者、设计师、建筑师、经济学家、记者等业界精英,我们希望也有信心通过文化产业这条线来做一个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本,探索一套可复制的模式,欢迎大家多来大元社交流,多给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建议和支持。”来源:永州发布综合整理自人民网、北京日报、澎湃新闻、今日永州、宁远发布编辑:邓圆圆
二审:于光林三审:唐小莽
●防寒!一年中最冷时段来了(附永州天气预报)●事关深圳、天津疫情,永州市疾控中心发布紧急提醒●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专访双牌县委书记张跃斌●永州发展添新机!这项建设列入国家重大布局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